- 2020年11期
当代音乐家
- 风生水起的音乐人生
- 红雨
教授专栏
- 中国近现代城市舞蹈文化研究综述
- 桂强
- 孑然于一身
- 吴霜
- 戏影琉光
- 王燕
- 近代京剧在江南城市的传播述略
- 李晓春
博士论坛
- 论地方师范院校音乐研究生民族音乐志能力的培养
- 李一俊
- 文化理解视角下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 康宁
- 声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 李香珍
- 序列音乐作曲理论与技术在作品中的应用
- 谢丹
- 国家在场与叙事话语
- 孙小钧
- 发挥优势 顺势而为
- 任陆
- 视障儿童的声乐教学方法研究
- 郭亭君 王宏
高等音乐教育
- 地方高校钢琴教材改革实践探索
- 王海燕
- 音乐教师钢琴伴奏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实践
- 励君玉
- 论声乐教学中的美育
- 姜红仁 吴娇 胡玲
- 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初探
- 余子恒
- 心与手之间的协调
- 张亚琼
- 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融入高校思政的策略思考
- 王洪雅
民族音乐研究
- 论甘肃民歌的艺术特色
- 刘虹
- 茅山号子的变迁与发展
- 朱嘉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探究
- 杨璐菡
- 花腰傣族舞蹈音乐的民族性特征探析
- 赵瑞新 李江雨
外国音乐研究
- 试论肖邦对菲尔德钢琴夜曲的传承
- 程蕴
- 各时代不同风格德奥艺术歌曲之唯美
- 王侪升
- «版画集塔» 的独特艺术风格
- 刘畅 王君
作曲技术理论
- 勃拉姆斯 «狂想曲 Op.79 No. 1» 的音色处理
- 朱华
- 电影音乐中配器的新形式
- 张澳星
- 电影« 海上钢琴师» 中音乐对深化影片主题的作用
- 闫婉儿 苗雨
表演艺术研究
- 论音乐剧男性声音造型
- 赵健翔
- 福雷« 降A 大调即兴曲» Op.34 钢琴触键方式与踏板运用
- 陈炜隆
- 冀东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分析
- 张春雨 苗雨
- 歌曲 «关雎» 艺术风格与演唱分析
- 叶韵
- 论重量弹奏法的放松与重量运用训练
- 王营营
- 《无极——为多声弦制古筝与巴扬而作》演奏分析
- 刘一可
- 浪漫的音乐诗人
- 王婧
舞蹈艺术
- 美育教育视域下高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研究
- 王孟
- 从生活到艺术
- 金祥婧
- 农村少儿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 张宇萱
- 论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舞蹈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 侯侠 刘悦钧
-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创编中的应用
- 马婧
硕士园地
- 古风音乐
- 李卓玲 王伟
-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情感寄托
- 贾安琪
- «巴托克小宇宙钢琴教程» 1—3 册中的复调内容解析
- 沈度
- 练习曲与钢琴教学探究
- 邵美茜
- 中国合唱艺术的初心与使命
- 王安琪
- 琵琶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之诗乐融合
- 折钰桐
学术论坛
- 论电影中钢琴音乐表达的功能特点
- 常丽岩
- 脱俗到入俗
- 李靓
- 谭小麟古诗词艺术歌曲《彭浪矶》艺术特点探析
- 陈卉卉
- 海南黎族民俗仪式音乐形态研究
- 李秋萍 姜英实
- 课程思政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 张婉宜
歌曲新作
- 莫忘瑶山红杜鹃
- 丁克龙 罗长华
- 抗疫赞歌
- 白佳琪
- 亲亲的大别山
- 杨永明 潘明霞
- 晴川赋
- 林韶晖 张尧
- 绿水青山, 我的家园
- 王向荣 何宗泽
- 我忆兰州好 (五)
- 江得符 丁晓莉
- 有你就有家
- 雨柔 闵晓惠
- 草原,绿色的海洋
- 张洪全 钱宝矿
- 红色家书
- 夏明翰 汪媛
- 水调歌头.中秋
- 苏轼 吕志明
器乐作品
- 弥 (钢琴小品)
- 晁艺文
- D 大调赋格 (钢琴小品)
- 潘逸筱
艺术歌曲
- 枫桥夜泊
- 张继 张晓武
- 夕阳感怀
- 崔晓光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三)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四)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五)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六)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七)
- 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0周年(1940—2020)日记选登(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