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期
创作研究·乐海撷英
- 聆听那并不遥远的声音
- 张巍
- 听取新翻杨柳枝
- 陈林
- 清江碧透曾无色 舞鹤洁白自忘机
- 伍维曦
表演艺术
- 从“病中吟”到“光明行”
- 李鹏程
- 中央歌剧院版《众神的黄昏》表演评析
- 刘一丁
- “出逃”:别无选择的选择
- 刘健
- 情理与技艺深入交融的结晶
- 方弋
- 中国近现代声乐理论哲学基础试析
- 王如意
民族音乐
- 了解中阮 感知纯粹
- 任华清
-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 南鸿雁
- “打枣竿”在云南的流变
- 孙明跃
- 原始古朴乐音 缔造精神诉求
- 武斌
乐海钩沉
- 《新唐书》礼乐史料校勘五则
- 亓娟莉
- 中国近代琵琶教育事业的奠基人——程午加
- 贾怡
音乐学探索
- 音乐传播史作为音乐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可行性研究建构
- 张驰
- 对音乐家口述资料采录的迫切性及相关问题
- 陈荃有
- 论中国音乐国际推广实践中的“文化历史背景”建构
- 张乐心
- 音乐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另类”探索
- 张延莉
环球采风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 陈锐
- 卡拉斯演绎歌剧《茶花女》之现存音像资料初探
- 黄莺
- 兴德米特音乐理论中三大语言要素之创新特征
- 项葵
- 里盖蒂美学观念与和声思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张有川
书林漫步
- 拜读著作 缅怀藏族音乐学家嘉雍群培先生
- 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