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期
卷首语
- 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这样寄语
本刊专稿
- 总书记为何要求向袁隆平学习?
- 袁隆平,世界的英雄!
- 袁隆平的梦想:有朝一日,坐在稻子下乘凉
- 妈妈,稻子熟了!
- 袁隆平
- 追忆人民军医吴孟超
- 王元:数学寰宇中的摘星人
- 王元:让中国立于世界数学之林
- 陈清如:顶天立地做学问
- 陈清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杨振宁经典演讲:《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艺苑先锋
- 青年画家的唐卡情怀
- 潘立纲
文化视角
- 汉字源于太极图之探析
- 刘宗福
民俗与民族技艺
- 浅论春秋时期楚式升鼎的器型装饰及其文化内涵
- 刘惠迪
- 由《泰宁县志分析明清时期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 蒋宇航
- 社会变迁视野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宜居环境保护与优化策略研究
- 邹维江 祝卫东 丁严刚
- 新媒体视阈下藏族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
- 闵文龙
-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融入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的研究
- 崔帆
- 金门主要宗姓聚落及其特点
- 陈金华
艺术教育
- 歌唱艺术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
- 李小莉
- 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策略研究
- 刘盼盼
- 课程思政理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 段小丽
- 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略谈
- 徐蕾
-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肖楚新
- 民族地区音乐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三进”路径探索
- 周佳樑
- 通过线上课程引发对表演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 薛韩冰 李鹏飞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研究
- 陈超
- 新媒体艺术展陈空间下的公共教育探究
- 姜小艺
文化产业
- 中国形象如何真正“走入人心”
- 杨萧钰卿
- 浅谈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 吴红莲
- 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
- 李若妍
- 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创新
- 樊香辰
- 云南特色珠宝品种简介
- 赵俊
- AI时代下人居环境设计中的“智”与“情”
- 范伟 罗斯妮
民族教育
- 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
- 石亚琼
- 朝鲜族小学教师队伍民族观教育探析
- 韩雪梅
- 西藏中小学音乐社团研究
- 李思欣 赵静
- 民族地区“双高校”非遗传承的价值审视与路径探寻
- 王静
语言与文化
-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 刘伟
- 美是书法艺术与文化统一协调的灵魂
- 何华夏
- 诵读古诗词 感受民族文化
- 宁秀梅
- 古诗词中意象分析与解读
- 赵万东
- 英语听力教学文化导入分析
- 樊超 贾增荣
音乐与舞蹈
- 瑞丽傣族孔雀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 沈优优 柏慧
- 京腔京韵咏叹《粉墨春秋》
- 付翠屏 韩赋雯
- 声音的桥梁——《武汉十二锣》
- 汤晓霞
-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 王娜
-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 潘林斌
- 闽剧戏曲舞蹈在现代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 李佳
- 利用“线上与线下”交互平台进行芭蕾基训课舞蹈辅助训练的实践研究
- 李里
- 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和传承文化分析
- 刘玲
- 李斯特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2号》的和声研究
- 余在林 肖峻峰
美术与设计
- 字体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黄琳清
- 浅析白沙绿茶包装设计现状
- 程伟 岳越
- 微更新理念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 李泽成 朱文静
- 全媒体时代下的美术绘画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 王芳
- 花腰傣服饰图案数字化保护研究
- 马静 李抒燃
文艺争鸣与评论
- 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视角下的悲剧人生
- 孙煜昕
- 剖析米开朗琪罗《创世纪》
- 周帅
文博天地
- 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分析
- 黄夏冰
- 长征主题展馆设计的研究
- 南茹凡
- 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IP品牌提升策略
- 陈灿
- 探讨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 范怡婷 黄毅
- 萨满视域下的“神兽攀树纹”解读
- 刘维玉
图书与情报
-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
- 李艳
- 有效开展书香天祝行动的策略分析
- 王英琼
- 迈进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种类的文化现场
- 赛音
-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社会化策略分析
-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