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期
卷首语
- 胡和平: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刊专稿
- 穆青摄影的真善美
- 赵德润
- 董必武之孙:爷爷教诲我们“世为农人好”
- 王向明
文化视角
- 文虽不同,心可以相通
- 王蒙:文明交流当包容而求同,沉稳有定力
- 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立身之本
- 刘占锋
- 革命文艺的摇篮
走进大家
- 三笔亭
- 侯德昌
翰墨逸品
- 佳作连品(岳丹)
- 佳作连品(安竑宇、范逸如)
民俗与民族技艺
- 民俗视角下潮州工夫茶的变迁与传承研究
- 王喆
- 白族亲属制度与家庭教育研究
- 李曼琪
- 守正创新:变化中的佛山陶瓷与不断成熟的陶瓷技艺
- 谢甫城 张祥恩 徐阳 冯琼惠
艺术教育
- 高校学前教育舞蹈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 杨晓乐
-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
- 冯欣
- 服饰教学中的活态传承教学改革
- 曾婉琳
- 浅谈美育与德育视角下的美术教育
- 黄作林 朱瑶
文化产业
- 山西晋华纺织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 田静
- 濮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吴鹏
- 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初探
- 梁仰
- 视觉符号系统下晋方言文创品牌的设计探索
- 张伊楠
- 孔子学院时空分布初议
- 李今 刁小卫
- 名胜游览图中的朝鲜时期名胜研究
- 辛贤实
民族教育
- 在民族文化教育中渗透国学诵读
- 李亚萍
- 民族风俗背景下中高职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李烨
语言与文化
- 基于语言学角度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 贾慧
- 汉维谚语的特点及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 张嘉伟 柳慧
- 传统文化理念下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分析与研究
- 张筱英
- 在诗歌学习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李红梅
音乐与舞蹈
- 音乐自然学说
- 刘博
- 基于大小传统概念下的文人戏曲与民间戏曲对比研究
- 成戎
- 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研究
- 林旭红
- 试析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
- 寇丹
- 琵琶演奏技巧及情感表现研究
- 崔颖
- 新时代背景下“花儿”民歌外部适应与内在创新
- 王海龙
- 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探讨
- 王迪
- 人工智能音乐的“音乐人格”
- 陈益敏 张焜 刘聆风
美术与设计
- 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在酒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梁秋萍
- 广西壮族花山元素在广告产品中的设计分析及思考
- 范洁
- 从中国经典动画看传统装饰美学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 马驰骋 祝卉
- 中国动画中的装饰形式及功能研究
- 温馨馨 祝卉
- “巧”破于形,“化”而生新
- 焦国松
- 基于青铜器锈蚀痕迹在时装面料肌理中的探究
- 方娇
- 浅析张见作品中的浪漫主义
- 王蔓蕾
- 浅析女性形态美下的泡泡袖元素的创新手法
- 王佳惠
- “山河志·五岳”服饰设计的东方美学探究
- 李依格
- 城市休闲空间环境设计
- 李瑶
文艺争鸣与评论
- 浅谈民国时期上海书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 徐子佳
- 互涉成文:《托尼瀑谷》中的历史叙事
- 张笑涵
- 论当代艺术中的观念艺术
- 邱天
- 山水尺牍小议
- 刘思彤
- 《阿刁》的“西藏意象”建构评析
- 吴成业
- “诗意栖居”思想与中国美学超越思想的比较
- 王林君
文博天地
- 人面纹方鼎的人面纹饰分析
- 胡雪娇
- 博物馆展陈方法在古镇保护中的应用
- 张亮
- 浅谈光线对博物馆建筑艺术及陈列展览地影响
- 任思远
- 浅谈博物馆(纪念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
- 张蕾
- 浅谈博物馆发展的高级阶段
- 金研
- 晋商民居门饰及其文化研究
- 董博芳
- 博物馆学视野下,蒙古族建筑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贾慧娟
- 黑山头古城考
- 赵艳芳
- 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研究
- 史延东
- 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及相关问题探讨
- 曾春凤
- “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新思考
- 岳娜 张一燕